全部商品
酒泉公安深度拓展“无人机+”场景应用助力道路交通管控向新突破
来源: | 作者:无人机 | 发布时间: 3天前 | 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今年以来,酒泉公安深度拓展“无人机+”应用场景,在高速公路布建6处“机场三”,统筹配发的各类型“无人机”,累计开展实战应用1200余架次,监测路网车流600余次、处置拥堵警情73次,交通违法智能识别率提升40%,初步形成“空天地”一体化道路交通管理新模式。

酒泉道路交通里程长、风险隐患多一直是最不托底的地方,特别是高速公路信息化设施不足、极端天气下的长距离拥堵等问题突出,向科技要警力成为破局关键。今年以来,酒泉公安深度拓展“无人机+”应用场景,在高速公路布建6处“机场三”统筹配发的各类型“无人机”,累计开展实战应用1200余架次,监测路网车流600余次、处置拥堵警情73次,交通违法智能识别率提升40%,初步形成“空天地”一体化道路交通管理新模式


图片


一、着力构建多维度指挥体系,推动警力调度科学化。依托无人机“全景视角、快速响应”优势,建立“空勘快处”机制,搭建“无人机+5G+AI”智能技术平台,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摄像头、热成像仪等设备,对重点路段、交通枢纽进行三维建模,实时回传车流密度、事故点位等数据至指挥中心,全域感知交通态势。应用AI算法自动识别违停占道、异常拥堵等交通事件,智能研判处置,响应效率提升60%。在春运保畅等重要节点,无人机编队对高速公路实施分时段巡航,动态调整34个分流点警力部署,精准调度车辆通行,拥堵里程同比下降40%。


图片


二、着力打造全天候巡控网络,推动巡查处置常态化。建立“固定航线+机动巡查”双轨模式,打造“空中流动服务站”,破解传统巡检盲区多、效率低难题。制定20条标准巡检航线,通过激光雷达扫描道路沉降、护栏破损等隐患,累计发现并修复问题点位120余处。依托无人机隐蔽性强特点,精准抓拍违法变道、占用应急车道等行为,辅助查处重点交通违法,助力头盔佩戴率由63%提升至75%。聚焦事故快处、生命救援、立体灭火等应用场景,打造“1、3、5”应急响应机制(1分钟起飞、3分钟抵达、5分钟处置),在高速追尾等事故中,无人机率先抵达建立空中指挥通道,配合地面警力快速完成现场处置,较传统模式缩短40%时间。


图片


三、着力培育复合型飞手队伍,推动人才建设专业化。实施“雏鹰—雄鹰—金鹰”三级培养计划,打造建设“技术+业务”双优人才梯队。利用市局实训基地,联合无人机头部公司,累计培养持证飞手40人,初具规模体系。定期开展“红蓝对抗”演练,设置信号干扰、复杂气象等特情处置科目,队伍考核合格率达100%,实战化练兵成效明显。建立飞手星级评定制度,将飞行时长、应急处置等指标纳入晋升体系,专业化认证取得较大突破。研发空中“感知、干预、震慑、排查、处突”5大技战法,分级分类制定赋能实战预案策略,有效破解当前交通管理工作难题。


图片

文章转载自:AER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展